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1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

“好,既然你有想法,我就相信并支持你,组建新公司和贷款的事,你全权负责。”杨启光再次对王笠纶表现出绝对信任,这件事他甚至都没有打算先请示赵群山。

不过仔细一想也合理,赵群山关注的只是改革试点,至于过程怎么样,中间有什么苦难,用了什么方法,他不关心也没时间和精力关心。

最终杨启光和王笠纶要交的只有答案。

要新建公司贷款,这件事县里还要开会,在这期间王笠纶就先一步开始活动起来。

首先他去了文城卫校,和校领导接洽,商谈了开班专门培训赤脚医生的问题。

因为王笠纶现在代表的是徽山县,这件事没遇到什么阻力,反正就是政府出钱,卫校负责培训赤脚医生就完了。

在县里还在开会的时候,王笠纶又带着韩丽,到省城找到银行的主要领导,说出了想贷款的事情。

工艺品厂和银行有很多业务往来,而且还是创汇企业,银行领导还是很重视的。

但一开始银行确实表示为难,毕竟还没有这样的先例,就算县里新成立公司企业,银行也不敢放这个款。

不过在王笠纶讲出,可以用工艺品厂抵押担保后,两位省行的领导也松口了。

“工艺品厂可以承担连带责任,主要这笔钱是县里用于基础建设的,所以借款主体必须是县投资公司。”王笠纶讲述了理由,这些对于银行的领导来说很容易就理解了。

“王主任,对县里的建设我们行肯定是支持的,不知道你们想要贷款多少?”对方这样一问,那也就表示事情基本已经成了。

其实银行还真就是看在王笠纶的面子上,毕竟王笠纶凭一己之力建立了工艺品厂,每年的外汇收入就是几十万美金,这其实比县政府给让银行领导放心。

“一百万。”王笠纶很干脆的说了个数字。

银行的两位领导听到这个数字,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就连一旁的韩丽都心中一惊。

一百万在这个时代绝对不是小数目,这可是工艺品厂近两年的销售额,以购买力计算的话,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两个多亿。

“太多了......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权限。”省行行长一脸为难的说道,如果二三十万的话,他倒是自己就能做主,但超过五十万就得总行审批了,目前为止他们省行都还没有放过这么大笔的贷款。

王笠纶开口自然是有些往高了喊的,见对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